难加工材料典型物理力学性能
发布时间:2025-08-28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阅读量:70
难加工材料典型物理力学性能
3.2.1 钛合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
钛是同素异形体,熔点为1668℃。当温度低于882℃时,为密排六方晶格结构的α相钛;当温度高于882℃时,为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B相钛。基于钛的这两种不同结构,添加其他合金元素,逐渐改变其相变温度和相分数,从而获得不同结构的钛合金材料。室温下,钛合金可分为α相钛合金、β相钛合金和(α+β)相钛合金三类,国家标准中分别将其分别称为TA、TB和TC。表3.2列出了常见钛合金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能。
(1)α相钛合金为单相合金。无论在室温还是更高的切削温度下,其组织均稳定,耐磨性优于纯钛材料。在500~600℃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和抗蠕变性能,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。但其室温强度不高,且不能通过热处理来增强材料性能。该合金主要含有α相稳定化元素,常用于石油化工行业,包括工业纯钛(TA0~TA3)、TA9和TA10。(2)β相钛合金为单相合金,室温强度无需热处理即可达到1327~1666MPa,经淬火等处理后可进一步强化,但热稳定性较差,不适用于高温使用。β相稳定化元素含量充足,在适当的冷却速度下,室温组织均为β相。通常可分为可热处理B相钛合金(亚稳态β相钛合金)和热稳定态β相钛合金。可热处理β相钛合金在淬火条件下具有极强的工艺塑性,可冷成型为板材,经时效处理可获得高达1300~1400MPa的室温抗拉强度。(3)(α+β)相钛合金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双相合金,其热稳定性仅次于α相钛合金,可在400~500℃下长期使用,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、韧性、塑性和高温变形能力,并可通过淬火、时效等工艺进行强化。含有大量β稳定化元素。室温稳定状态下,由α相和B相组成的合金主要用于石油石化、海洋工程、船舶和航空航天等领域。常用的有TC10和TC18。
1. TA10的物理机械性能
TA10(Ti-0.3Mo-0.8Ni)属于α相钛合金,是α相钛合金的发展。其在300℃下的抗拉强度约为工业纯钛的两倍;耐还原性介质腐蚀能力强,在150~200℃的氯化物中不腐蚀。
TA10材料不含稀有金属,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。TA10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,可在850-950℃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锻造和轧制。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进行热加工可最大程度地减少表面污染。为了防止吸氢引起的氢脆,需要在氧化环境中加热。TA10具有优异的塑性和弯曲性能,在250℃下成形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回弹。通常采用氩弧焊,但焊接温度高于430°C时需要特殊防护,以防止碳、氮、氢和氧的污染。
TA10的体积密度为p = 4.54 g/cm3。TA10的主要化学成分如表3.3所示,主要合金元素为钼和镍。其热导率如图3.3所示。
图3.3和表3.3显示,在400°C之前,TA10钛合金的热导率与温度呈负相关。在400°C之后,热导率曲线随温度升高略有上升。TA10的力学性能如表3.4所示。
2. TC4的物理力学性能
TC4(Ti-6Al-4V)是一种(α+β)相钛合金,兼具α相和B相的优点。其化学成分如表3.5所示。Al固溶在α相中,使其强化,V则使β相稳定。随着温度升高,α相含量减少,β相含量增加。在约1000℃时,α相完全转变为β相。冷却过程中则发生相反的转变。